发布日期:2025-02-02 17:36 点击次数:150
央视春晚虽然已经落下帷幕,但围绕它的话题依然热度不减,尤其是德云社的岳云鹏,他在春晚舞台上的相声表演成为了众矢之的。
不少观众认为,他的包袱不响,表演平淡,甚至有人质疑他的相声功底。然而,事实并非如此,岳云鹏的演出时间被压缩,他的牺牲,成就了春晚整体的顺畅进行。
众所周知,春晚是场时间紧凑的演出,零点钟声的准时响起,是导演组必须确保的大事。而今年的小品《水漫金山》意外延迟了三分钟,导致后续节目时间紧张。
面对这种情况,导演组迅速决策:必须有人压缩时间,以保证零点钟声的精准落地。 于是岳云鹏选择了扛下这个责任,他的九分钟相声被进一步压缩,还没来得及抖出完整包袱,就匆匆收场。
熟悉传统相声的人都知道,相声包袱的抖响需要充分的铺垫,只有铺垫得当,才能逗笑观众。
如果时间不够,铺垫不足,包袱自然难以炸响。这就像让一头驴干活,却不给它草料。岳云鹏的表演时间本就有限,再加上为了抢时间,包袱自然难以抖响。
这种情况并非首次,就连小品王赵本山也曾经历过类似的困境。赵本山当年也是春晚的台柱,每逢节目时间紧迫,他便要主动压缩自己的表演时间,以确保整体流程不受影响。
演员表演需要松弛感,若时间安排过于紧凑,会导致紧张感,影响表演效果。这不仅对演员是一种伤害,也是对观众的不尊重。
制度是死的,人是活的。春晚是阖家团圆的时刻,早几分钟或晚几分钟又有何妨?零点钟声固然重要,但相比演员的发挥和观众的观感,是否可以找到更灵活的方案?
一种可行的折中办法是,在零点前几分钟,不再安排需要精确时长的节目,而是插播公益广告,时间充裕则多播一点,时间紧迫则减少几秒,这样既不会影响整场节目的完整性,也不会让演员背负不必要的压力。
岳云鹏的相声失去了铺垫,笑点难以炸响,这是客观现实。但他的牺牲,换来了其他节目的完整呈现,这是不争的事实。
对于这种情况,我们不该单方面责怪岳云鹏。同时也真心希望春晚导演组今后能避免类似情况的发生。春晚是欢乐的盛宴,不应让演员和观众感到遗憾和失望。